
南阳武侯祠博物馆大拜殿内讴歌诸葛亮的匾额楹联高悬低挂,体现了深厚且独特的南阳武侯祠楹联文化。在拜殿前楹柱上,悬挂一副黄底黑字的楹联:
楹联是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由刘镇华撰书。 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: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谓颜渊曰:‘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’”。意思是说被任用时就充分发挥自己的学问,不被任用就退而归隐。
尼山:本指位于山东曲阜东南的一座山,又叫尼丘,后以“尼山”指代孔子;邹峄:本为山名,即邹山,又名邹峄山,在山东省邹县东南,孟子的家乡在邹县,此以“邹峄”代指孟子。

上联大意是:当一个人的才能和政治主张被统治者任用时,就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华,不被任用时,能做到退而归隐,潜藏自己的学问,是非常难得的。具备这样境界和修养的人,只有尼山孔子和邹峄孟子这样的圣人,继孔孟之后诸葛亮的智慧和修养才能达到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。因为,诸葛亮被刘备任用,他出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。在刘备“三顾茅庐”以前,诸葛亮一直在卧龙岗上过着“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”的躬耕生活,他待时而起,思得明君,这正如孟子曾经感叹的那样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”。
下联大意是:如果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,杀一个无辜无罪的人,给千驷万钟(一驷,为四匹马拉的一辆车。一钟,六十四斗为一钟)这样丰厚的俸禄也不能去做,诸葛亮是夏、商、周三代以后,最具清正廉洁、高尚品德的人。

此联遣词巧妙,运用用典、指代,组句中用回文、用数等技巧,对诸葛亮的道德品格做了较高的总结,诸葛亮是忠贞爱国的代表、开明政治的化身、卓越而全能的政治家,也是老百姓心目中集万世智慧于一身的代表。
本文节选:《伴游南阳卧龙岗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