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 顾嘉蘅与南阳武侯祠

时间:2022-09-07  来源:  作者:

 640.jpg

(图片来自网络)

在南阳武侯祠近代史中,顾嘉蘅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。顾嘉蘅,号湘波,湖北宜昌人,祖籍江苏省昆山县,生于清嘉庆末年。道光二十年(1840年)二甲第五名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以七品翰林编修调升为从四品南阳府知府,至同治年间先后五任南阳府知府,历时近20年。顾嘉蘅任南阳知府期间,勤于政务,指导农事,发展生产,使物阜民安;修城竣隍,练兵习武,使南阳免受战火涂炭;同时,为官清廉,受到南阳百姓的称赞。

640 (1).jpg

顾嘉蘅十分敬佩诸葛亮崇高的人格、品质,对其十年躬耕地南阳卧龙岗也十分仰慕。于是他在任期间特别注重南阳武侯祠的修葺,对武侯祠进行两次较大规模的整修;同时他十分注意丰富武侯祠的文化内涵,他精于诗词楹联,书法刚劲清新,浑厚遒劲,极富书卷气,为人们所推崇,顾嘉蘅在南阳武侯祠内题咏石刻十余块、书匾额四方、楹联六副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现悬挂于“诸葛草庐”门前,道光二十七年秋,顾嘉蘅首次任南阳知府时所书楹联“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;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遗音”;咸丰三年(1853年)春,他三任南阳知府时在卧龙岗题诗“三仕惭来三顾地”,特别是现悬挂于武侯祠大殿门前的名联“心在朝廷,原无论先主后主;名高天下,何必辨襄阳南阳”颇为后人所赞誉,被誉为“中原第一联”。凡来武侯祠游览者,无不称赞其才华、学识、胸襟及其对南阳武侯祠的修缮、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。

640 (2).jpg

本文节选自《南阳卧龙岗书法与雕塑》

上一篇:南阳卧龙岗诸葛亮文化亮相“博博会”
下一篇:“南阳:岳飞与武侯祠文化遗产座谈会”在南阳武侯祠博物馆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