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中关于黄权去世后,葬于何地,无明确记载。但据《水经注》卷三十一记载:“淯水又南经豫山东,山上有神庙,俗名之为独山也。山南有魏车骑将军黄权夫妻二冢,地道潜通。其冢前有四碑,其二魏明帝立,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树者也。”黄权墓位于今南阳宛城区魏营村东北,原有两个较大的黄土墓冢。黄权之所以被南阳人民不断怀念,津津乐道,是与其到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诸葛亮密切相关。

据《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》载:“侯初亡,所在求为立庙,不听,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······故将如黄权等先已在宛,其他族当多相依,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,意亦道陌私祭之类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,在其生前活动过的地方,人们纷纷要求为诸葛亮立庙,但蜀汉朝廷经过朝议不同意,百姓们就依照时节自发在野外的道路上祭祀。·····蜀国原将军黄权等人在此之前已在宛城,他的族人旧部多依附于他,黄权便率族人来到诸葛亮昔日躬耕十年的卧龙岗为诸葛亮进行祭祀。也就是说,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,蜀国故将黄权最先在南阳建庵祭祀诸葛亮,自此而始,绵延不绝,成为南阳武侯祠建设的肇始,因此在南阳民间一直称南阳武侯祠为诸葛庵。

南阳武侯祠建祠距今已有1700多年,经历代不断修葺扩建,为全国武侯祠中建祠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匾额楹联和碑刻最多的纪念诸葛亮的祠庙。今日的南阳武侯祠,苍松翠柏之中,殿角嵯峨,红墙灰瓦,若隐若现,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南阳人民热爱和敬仰之地,是南阳人民的精神家园。 |